logo

Performance Prism[绩效测量棱镜]

知识中心

摘要,论坛,最佳做法,专家提示和信息来源。

22 项 • 340.906 次访问

EnglishEnglishArabicDutchFrenchGermanItalianJapaneseKoreanPortugueseRussianSpanishSwedish

总结

什么是绩效测量棱镜? 释义

Performance Prism[绩效测量棱镜]架构

由英国Cranfield大学研究人员提出的绩效测量棱镜,是创新性的第二代绩效管理架构。 较之其他绩效管理架构,它的突出优点在于考虑到了组织的所有利益相关者: 投资者、顾客及中间商、员工、供应商、监管部门以及组织所在的社区。 绩效测量棱镜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原因有两点: 首先考虑什么是利益相关者的想要的和需要的,然后,它从企业的角度考虑——也是这一管理架构的独特之处——企业想要的是什么,并能够从利益相关者身上得到什么。 由此,企业与各利益相关者的交互关系得到一一检验。


绩效测量棱镜的五个棱面

  1. 股东满意(Stakeholder Satisfaction)。
  2. 股东贡献(Stakeholder Contribution)。
  3. 战略(Strategies)。
  4. 流程(Processes)。
  5. 能力(Capabilities)。

此五种角度尽管截然不同,但它们在逻辑上却是互为关联的。


绩效测量棱镜的原理

绩效测量棱镜理论的出发点是,在今日商业环境之下,那些追逐长期成功的企业清楚地知道谁是他们的核心利益相关者,以及什么是他们的利益相关者所想要的。 他们制定相关战略,以确保利益相关者的价值能够得以实现。 战略既定,他们知道采用什么的流程去执行这些战略,他们同样知道贯彻战略流程所需要的能力。 他们中的最高明者已经在认真思考什么样的组织才是利益相关者所需要的。 员工忠诚、顾客利益、长期投资,等等。 从本质上来讲,他们拥有一个明晰的商业模式,他们清楚地知道是什么力量在推动组织的优秀绩效。


途径: 从利益相关者出发,而不是企业战略

提供利益相关者价值

根据绩效测量棱镜的观点,过去各种绩效衡量法的谬误之一是从战略考量出发。 只要你听一听相关主题的报告, 读一读相关主题的著作, 十之八九会是这样的观点: “一切考量始于战略”。 这样一个命题,在概念上无疑是非常吸引人的,以至于长期以来竟然没有人对此提出疑问。 但是,如果绩效衡量从战略出发,我们则从根本上误解了绩效衡量的目的以及企业在企业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 这也就是为什么绩效测量棱镜从利益相关者入手,并认真地思考他们的所需。


 绩效测量设计的五个关键问题

  1. 利益相关者满足度。 谁是真正的利益相关者。 他们想什么?他们需要什么?
  2. 战略。 企业需要制定什么样的战略来满足关键利益相关者的需求?
  3. 流程。 落实执行企业战略,需要什么样的流程?
  4. 能力。 操作采用上述战略流程,企业需要具备哪些能力?
  5. 利益相关者贡献。 如果企业能够保持并不断发展这些能力,企业最终能够从利益相关者的身上获取那些贡献?

绩效测量棱镜与复杂性

棱镜的特点是能够折射光线, 它不仅能够展示出事物暗藏的复杂性,而且能够将其解构成最基本元素。 这些特性同样适用于绩效测量棱镜。 绩效测量棱镜能够告诉我们组织世界的内部到底有多么复杂。 过去,当我们用单维的、传统的架构来考察组织复杂性时, 这些架构法提供虽提供了一个个独特的视角让我们来衡量组织绩效,但我们必须明白,它们所提供的是: 单维视角。 然而,组织绩效却不是单维的。 所以,要对组织绩效有一个全面的、深入的了解和考察,就必须要有绩效衡量棱镜所提供的相互关联的多维视角。


小组

绩效测量棱镜 小组。


小组
小组 (3名成员)

论坛

关于以下内容的论坛讨论:绩效测量棱镜。您可以在下方提出有关此主题的问题、分享您的经验、报告新的发展或解释一些事情。


话题 How to Implement the Performance Prism?
Hello! I have read many articles about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and in particular the Performance Prism (PP). Even though the PP considers all aspects of organizational stakeholders, I need to know ho...
评分4
 
话题 The CRITICAL Element
In the 5 step approach of the Performance Prism, it is not comforting to notice that the EMPLOYEE and his/her contibution does not come out clearly. Rather it is not singled out as a key factor. My be...
评分4
 
评论2条评论
话题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the Prism
This performance management paradigm is by far the most elegant of it type and not well understood I fear. For it it were, there would be many more users of this particular model. I believe this is p...
评分2
 
话题 Performance Prism for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Can I use the performance prism to measure a non profit organization? Please answer me in detail. Are there other tools to measure the non for profit organization?...
评分1
 

开始一个新的论坛主题

开始一个新的论坛主题关于绩效测量棱镜

最佳实践

关于绩效测量棱镜的最高评价的讨论主题。在这里你会找到最有价值的思路和切实可行的建议。


专家提示

关于Performance Prism(英语)的高级见解。在这里,您将找到专家的专业建议。


Subject

How to Incorporate Sustainability into the Balanced Scorecard?

Sustainability Balanced Scorecard, SBSC, Triple Bottom Line
Due to the fact that corporate sustainability issues have become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organizations are now forced t...
Subject

Performance Prism and Stakeholder Analysis

Stakeholder Analysis
Consider the 'stakeholder' approach of the Performance Prism vs shareholders. In this performance management model, th...
Subject

Strengths of the Performance Prism

Comparing PP with other models such as BSC and SMART
The Performance Prism (PP) takes a broader perspective of company performance in comparison with other performanc...
信息来源

有关绩效测量棱镜的各种信息来源。在这里,您将找到Powerpoint,视频,新闻等可用于您自己的讲座和讲习班。


文章

Perspectives on Performance

The Performance Prism
Short overview article by Andy Neely and Chris Adams....
文章

Performance Prism Practice

DHL UK and London Youth
Practical Performance Prism experiences at DHL UK, London Youth and House of Fraser....

研究链接

自动跳入有关以下内容的其他有用资源绩效测量棱镜。


NWS

新闻

VID

视频

PRS

简报

 
BKS

书比人好

ACA

学术的

WIK

更多


比较: Intrinsic Stakeholder Commitment[内部相关者认同]  |  Strategic Stakeholder Management[利益相关者战略管理]  |  Value Based Management[价值管理]  |  Stakeholder Value Perspective[利益相关者价值观]  |  Shareholder Value Perspective[股东价值观]  |  Balanced Scorecard[平衡计分卡]  |  Strategy Maps[战略图表]  |  Value Mapping[价值映射图]  |  Intangible Assets Monitor[无形资产检测器]  |  Intellectual Capital Rating[智慧资本评级]  |  Clarkson Principles[克拉克森原则]


返回到分类主页: 变革与组织  | 伦理与责任  |  金融与投资  |  人力资源管理  |  知识与无形资产  |  领导力  |  战略与创新


更多管理方法、模型和理论

小组

小组

您对感兴趣吗绩效测量棱镜?成为我们的 SIG 负责人并作为专家获得全球认可。



关于12manage | 广告服务 | 链接到我们/引用我们 | 隐私 | 建议 | 服务条款
© 2023 12manage - The Executive Fast Track V16.3 - 最后更新:25-9-2023 所有名称™属于其所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