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alytic Mechanisms[催化机制]
(Collins)

知识中心




摘要,论坛,最佳做法,专家提示和信息来源。

10 项 • 227.404 次访问


总结

什么是催化机制(Catalytic Mechanisms)? 释义

催化机制是一项简单有效的管理工具,最初由Jim Collins提出,用以帮助组织把目标变为现实。


斯坦福大学的教授Jim Collins于1999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 发表了他的新作——《把目标变为现实:催化机制的力量》(Turning Goals into Results:The Power of Catalytic Mechanisms)。Collins是畅销书《从优秀到卓越》、《基业常青》的作者之一。在这篇《把目标变为现实》的新作中,他阐述了《基业常青》一书中提到的“BHAGs(Big, Hairy, Audacious Goals,即宏伟、艰难和大胆的目标)与组织绩效之间的关键纽带,即催化机制——他所提出的新概念。

催化机制是链接组织目标与绩效的重要环节,是一种令人振奋的、非官僚的变目标为现实的方法, 它是把远大抱负转化成具体事实的手段, 它使得BHAGs不再遥不可及。

根据研究,Collins指出了催化机制不同于传统机制的五个显著特征

  1. 催化机制通过不可预知的方式到达理想的结果。 不同于传统机制——其实践过程往往导致官僚与平庸,催化机制允许人们调动积极性,发挥创造力,跳出框框做事情,于实践过程中另辟蹊径,最终实现宏伟目标。
  2. 催化机制从系统整体利益出发,使权力分散,它对组织全局有利,但也会让过去那些掌权者感到不快。
  3. 催化机制具备强有力的实施手段, 与传统机制用以调动积极性的崇高热望相比,它把一切置于实践,并保证组织愿景的实现。
  4. 催化机制能够驱逐害群之马。 与以约束员工行为规范为目的的传统控制机制不同,催化机制首先帮助组织发现合适人选,使用最佳员工,同时驱逐那些拒绝认同组织核心价值的人员。
  5. 催化机制能够产生持久影响。 与办公会议带给人的短暂触动、战略构想带给人的一时激情、危机事件带给人的临时紧张不同,有效的催化机制能够产生长达数十年的持久影响。

在文章中,Collins援引了3M公司、戈尔公司(W.L. Gore)、惠普公司(HP)、纽柯钢铁公司(Nucor)以及美国海军陆战队、公共教育机构、政府部门等许多组织的真实案例,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催化机制进行了论证。 Collins重点讨论了花岗岩石材公司(Granite Rock)的案例,这是一家成立于1900年的老公司,它的组织目标是实现有口皆碑的客服声誉。 为做到这一点,它推行了一种简单的“Short Pay[减免付款]”的政策。花岗岩石材公司的每一张发票下方都写着: “如果您由于任何原因感到不满意,都可以不用付款。请划掉您的不满意项目,并写下简单原因,然后把发票复印件连同应付余款的支票寄给我们。” 减免付款政策自从实施以来,给花岗岩石材公司带来了积极深远的影响。 它恰如一个警报系统,为产品和服务质量提供了不容忽视的反馈信息,迫使管理者们不懈地追踪问题根源,以免再次出现顾客短款。


催化机制的起源。 历史

Collins的个人研究。


催化机制的运用。 应用

  • 战略执行方面。
  • 组织效力方面。

催化机制的步骤。 流程

Collins给出了如下一些建议:

  1. 不要只增不减。 打破传统思维定势,不要一味思考增加新项目、新系统、新战略、新优势以及新的催化机制, 移除某些东西往往能够实现和增加某些东西一样的催化效果。
  2. 不要简单复制,要有创造发明。 尽管可以通过复制采用其他组织的产生催化机制,但最佳产生催化机制必是异质的,仅适用于特定的组织环境。
  3. 要会花钱,但切记钱不是万能的。 研究表明,不到一半的产生催化机制是通过经济手段达到效果的, “有钱能使鬼推磨”的想法是对人类行为的浅薄理解。
  4. 建立一个不断进化的机制。 催化机制有时候会产生意料不到的负面影响,对此要及时修正。 一段时间后,催化机制可能会效力减退,需要不断加强维护。
  5. 建立一整套的催化机制。 有一项催化机制比没有的好, 有一些能够互相促进的催化机制则更好, 但这并不是说催化机制多多益善,要根据需要,适可而止。

催化机制的优势。 优点

  • 简单易懂,便于操作。
  • 调动员工积极性,发挥员工创造力。

催化机制的局限。 缺点

  • 基于人类的创造性及其他特质,而非系统的规划论和方法论。

催化机制的假设。 前提

  • 大多数计划机制与官僚系统对组织发展不利。

参考书: Jim Collins - Good to Great: Why Some Companies Make the Leap… and Others Don't [中译本《从优秀到卓越》,中信出版社,2005]


小组

催化机制 小组。



小组 (2名成员)

论坛

关于以下内容的论坛讨论:催化机制。您可以在下方提出有关此主题的问题、分享您的经验、报告新的发展或解释一些事情。


开始一个新的论坛主题关于催化机制

 

How to Use Catalytic Mechanisms for Organizational Change Efforts?
In a 2002 paper "Using Catalytic Mechanisms to Drive and Institutionalize Change", Tom Gilmore, Ivy Pool and Benjamin J. Charvat argue that that catalytic mechanisms are changes that trigger multiple ...
3
 

最佳实践

关于催化机制的最高评价的讨论主题。在这里你会找到最有价值的思路和切实可行的建议。


专家提示

关于Catalytic Mechanisms(英语)的高级见解。在这里,您将找到专家的专业建议。


Example of Catalytic Mechanism

Organizational effectiveness
One example of a catalytic mechanism comes from the company 3M. In order to achieve a constant flow of newly developed...
信息来源

有关催化机制的各种信息来源。在这里,您将找到Powerpoint,视频,新闻等可用于您自己的讲座和讲习班。


Goal Setting: Purpose, Models and Steps

Goal Setting, FRAME Model, SMART Goals, Motivation, Commitment
This presentation provides information about goal setting in organizations, and includes the following sections: 1. Wha...

研究链接

自动跳入有关以下内容的其他有用资源催化机制。


新闻

视频

简报

 

书比人好

学术的

更多


比较: Six Thinking Hats[六项思考帽]  |  Metaplan[元规划]  |  Appreciative Inquiry[肯定式探询]  |  Brainstorming[头脑风暴法]  |  Strategy Maps[战略图表]  |  Mind Mapping[心智图法]  |  Pyramid Principle[金字塔原则]  |  Causal Model of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 and Change[组织绩效与变革因果关系模型]


返回到分类主页: 变革与组织  |  沟通与技能  |  人力资源管理


更多管理方法、模型和理论

小组

您对感兴趣吗催化机制?成为我们的 SIG 负责人并作为专家获得全球认可。



关于12manage | 广告服务 | 链接到我们/引用我们 | 隐私 | 建议 | 服务条款
© 2023 12manage - The Executive Fast Track V16.1 - 最后更新:6-6-2023 所有名称™属于其所有者